第34节 有何不可?(1 / 2)

弄潮 瑞根 1647 字 1个月前

关键在于怎么去通络到苏觉华的眼皮子下,能让他理解并给宁陵一个机会呢?

赵国栋一时间还找不出合适的路子来解决这个问题。

就像省里边一样,国务院领导不发话,就算是省里边报到国家发改委,那也是被压下的命运甚至可能一压就是一年半载,这太正常了。

赵国栋琢磨着该通过何种关系来打通这个关节,苏觉华是属于典型的平民精英领导,文革前的大学生,具有丰富的政治经历和工作经验,但他真正成长为高级领导则是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后。

他相当敏锐而又新颖的思维以及良好的市场经济意识使得他在当时所在的军工企业里脱颖而出,在那个年代里迅速带领企业走出困境,成为当地一颗明星,后来故事也就顺理成章了,进入党政机关并迅速提拔起来,在川、鲁等多个省以及中央部委任职,最后到安原担任省长,逐渐走上中央领导人之路。

这位平民出身的领导人和传统的红色政治家族并没有多少往来,他的政治基础也不在这边,所以想要通过刘家的关系来联络似乎有些困难。

柳道源是赵国栋所有关系体系中一个和苏觉华副总理关系较为密切的人物,但是这只能是赵国栋通过自己各种观察和了解得出的一个判断,真正两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到什么程度,他无从得知,柳道源也不可能会就这个问题在他面前说什么。

赵国栋也考虑过和柳道源打个电话说一说,请他牵线搭桥,但是思衬再三,觉得这不合适,就这样具体的事项请柳道源帮忙显得太过于夸张了,而且这样给人的印象是否好也是一个问题,他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怎么了,好像有心事?”孙晓川手里夹着一叠讲义资料走过来,坐在边上顺口道。

“嗯,还是那几个项目的事儿,淘神啊,省里边还没有过呢,看样子省里边是要看中央风色来做决定。”赵国栋摇摇头。

“如果等中央政策,那肯定没戏,中央这一波接一波的政策只会越来越严厉,指望中央从政策上松口,那是痴人说梦。”孙晓川也摇摇头,“以我看,你们宁陵也有你们宁陵的具体情况,省里边应该要考虑这些特殊情况才对。”

“这不好说,现在中央吹出来的风这么紧,领导也怕承担和中央叫板的大帽子啊。”赵国栋笑了笑,“没准儿一个不讲政治不讲大局的帽子扣下来,那谁吃得消?”

“那也不能一概而论一刀切啊,调控也不是就不发展了,那也得有选择性,高精尖的行业,出口创汇受欢迎的行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难道也要不加选择的拿下?我看不是,只是各地自己在理解这个政策上的有些偏差而已。”

孙晓川的话让赵国栋对这位东航的副总的看法也有些改变,看来这位孙总的观点也和自己有些一致,在对待这一次宏观调控政策上也有不一样的看法。

“嗯,我也一直在琢磨这一次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针对范围,有些地方和行业领域过热,的确需要调整,淘汰落后技术和产能,鼓励新技术新工艺,推进产业升级,这都很有必要,但是不宜不加区别,而且我也觉得这一次中央调控风暴有些倾向性,我很担心这波风暴会对好不容易培育起来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造成损害,尤其是在地方上掌握政策具体操作的官员中,表面一视同仁,内心歧视排斥民营企业发展的人比比皆是,如果让他们来执掌大权,就有可能将风暴悉数转移到民营企业头上去。”

“哦?你有这方面的担心?”孙晓川有些意外,他没有想到赵国栋会把问题转移到这上面上,“不至于吧,但是实事求是的说,那些高耗能高污染以及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产业中,处于最低层次的大多都是民营企业,这一点不容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