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立场各异(1 / 2)

极品小郡王 一语不语 1721 字 2个月前

豫州告急的消息刚在江都城里造成了轰动的影响,随即是东王府兵马兵临洛阳,这下江都的舆论彻底炸开锅。很多原本都在质疑东王府用兵策略的人,突然也都跟风夸赞起东王的“雄韬武略”,能在这么“紧要”的关头之下,不为豫州危难而所动,毅然决然派兵光复洛阳,韩健的野心突然也就变成雄心。擅权的举动也变成了令惹来歌颂的“丰功伟绩”。

朝廷方面,也一改对东王府的态度,林恪首当其冲,与不少洛阳派系的官员,开始为东王府这次的事叫好。甚至上书女皇一边,来为韩健的“事迹”进行吹嘘。

女皇心中的愤怒,韩健没见到女皇面,也可想而知。

在女皇看来,现在光复洛阳时间尚早,韩健没有派兵去援救豫州,而是直接想拿下洛阳,那是不自量力一口想吃成胖子。到头来没当成胖子,反倒容易吃撑了,消化不良之下,江都最后无法收场。

但实际上,韩健便是这么“任性”,就是不顾当前局势,派出兵马去打洛阳。而到头来,还真是眼看着便要将洛阳城给拿下,简直是兵不血刃。

朝廷一边都在为韩健歌功颂德,韩健自然也没闲着。他还要紧忙部属前线上的安排,不但包括豫州一边林詹的兵马和张行所部,还有洛阳的“十万大军”,这才是令他头疼的。

本来他也没想过会这么轻松逼近洛阳城,甚至可以兵不血刃拿下。怪只怪杨余太“窝囊”,有过军方谋反,在洛阳城腥风血雨一番,杨余显然已经经不起折腾,这次东王府出兵,而且得到了洛阳周边叛军和百姓的一致支持,杨余便感觉到大势已去,连垂死挣扎一下的勇气都没有,干脆选择了弃城投降。这也给韩健带来了“幸福的烦恼”。

一座偌大的洛阳城,就这么近在眼前了。光复洛阳城这么遥远的事,也突然可以实现了。突然还有十万大军等着他去接收,到时候王者之师也有了,就差下一步他自己当皇帝了。

但韩健很清楚,这是盲目的乐观。因为当下东王府最大的敌人,不是杨余,而是西王府和北王府,而杨洛川一边也不能掉以轻心。

果然,在洛阳方面即将水到渠成的时候,小北王杨科坐不住了,直接不由分说从豫州撤兵。

西王府一边也不想当炮灰,这时候争夺的重点,已经从豫州转变了“无主”的洛阳城。就好像一次龟兔赛跑,谁先带着兵马到洛阳,象征江北政治中心的洛阳城便属于谁。

东王府在这次争夺战中看似占据了领先位置,到九月二十三便可以顺理成章拿下洛阳。但实际上,东王府却是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上。因为东王府一旦拿下洛阳城,是需要守的,攻城容易守城难。等西王府和北王府的兵马同时杀到洛阳城下,那就不再只是十万八万兵马的问题,两方甚至可以派出全部的身家性命来争抢洛阳城。因为洛阳的意义实在大过豫州太多。

现在女皇在江都,而杨余北逃,谁占据了洛阳,大可以勤王的姿态,登基为帝。可以说是前后两个皇帝死了,再放出一些消息,令天下人信以为真,到时候他们便可以名正言顺当皇帝。毕竟连洛阳都能弃之不顾的皇帝,那也跟死了没什么区别。

可以说杨余的北逃,等于是将皇室的正统位置拱手让出,这也是令西王府和北王府眼红的原因。

九月二十一,东王府接管洛阳城的头两天,江都城内还在连夜开会商讨接管洛阳城的问题。

韩健心中觉得,这次攻打洛阳不过是摆摆样子,为的是围魏救赵。现在目的基本已经达到,那就够了,洛阳城的烫手山芋可以扔了,兵马撤回来,至于“十万大军”也不能接收,毕竟这十万大军大多只是随便跟着附和的地方百姓,很多人甚至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便揭竿为旗跟着一起闹腾,把这十万人接收,等于是要接收他们和背后一家老小的几十万人,江都需要拿出不少的粮食来养这些人。

韩健虽然心中这么想,但他却不能明言,明摆着的事,本来他身为监国,为女皇的股肱之臣,就是为光复洛阳为目的。现在洛阳城已经在眼前,甚至说是拱手相送了,他却不接收,这事好做不好说,别人就算知道东王府有难言之隐,也会令韩健背负骂名。

韩健还要面对手底下人不接受,众叛亲离的问题。

总之是,现在洛阳城是烫手山芋,最好是别碰。一旦碰了,就要为之而付出代价,要面对北王府和西王府的夹攻,到时候杨洛川在背后又不知道要耍什么花样,他肯定还是治不住这老丈人。

反倒不如现在,杨洛川投奔了东王府,两边结成一线,看西王府和北王府为了洛阳城整个头破血流,他等着捡便宜就行。

两天的会议下来,结果不出韩健预料,不管是朝廷派系的人,还是他手底下的军将,都是一致意见接收洛阳。甚至没有一人提出反对意见,洛阳城便在眼前,能兵不血刃拿下来,所有人都觉得那应该是顺理成章不该有什么变故。

韩健未予置评,这种事,他一旦作出决定,就意味着拍板,他也不想做这个“罪人”。而若是不想当罪人,接收了洛阳,就完全打乱了他之前的部署,以后的政治格局,也会逐渐变得纷乱,东王府很可能从坐山观虎斗,一下子变成最先覆灭的一个势力。

韩健先想的是如何能在乱世中安身立命,这不是他要追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