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要有两部作品被拍成电影,电影编剧家协会才会吸纳其成为正式会员。
饶是如此,申请入会的人数还是不断激增,短短三天时间里,协会一共接到了500多份申请,让刚刚才搭建起一个管理框架的理事会一阵手忙脚乱。
会员的问题解决了,但电影编剧家协会总不能挂一个牌子,租两间办公室就搞定,必须要有一个像样的办公场地,可筹建新楼的钱却一直没有着落。
电影编剧家协会从一开始的筹建到目前的运作资金都来自林宥伦的个人捐助,而且嘉谊院线又给电影编剧家协会提供了这么大的帮助,几乎没有人再好意思在林宥伦面前开口提钱的事。
几个由全体会员公选出来的理事会成员就聚在一起想办法,有人就提了一个主意,说大家合力写一个剧本,然后拉投资拍成电影,赚的钱用来盖楼。
这个想法是不错的,但拍出来的电影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大家心里都没底。
这时候又有人说,那就找一个有票房保障的编剧来写。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无奈地发现,在座的人没有谁能符合这个要求,或者说全香港的编剧,还没有说敢说自己的写出来的剧本一定能卖座。
当然也有一个人例外……讨论到最后,得出的结论还是只能去求林宥伦,不过不是直接向他要钱,而是要一个剧本。
林宥伦作为电影编剧家协会的名誉会长,面对这样请求自然不会拒绝,他记忆能赚钱的剧本不少,但真正选择起来,却让他费了一番琢磨。
那些票房大片首先被排除在外,这样的剧本即便是写出来,电影编剧家协会那边也找不到那么多的投资;不是大片,想要有票房保障就要请当红明星做主演,而这些明星的片酬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林宥伦可以出面找熟人来演,香港没有哪个演员会不给他这个面子,但没有报酬的事情,角色戏份不多请人家过来客串一下可以,主角戏还让人家免费来演就太过了。
另一个办法是以电影编剧家协会的名义向各个电影公司拉一笔赞助,有了充足的投资,当然就可以请有票房保障的明星来演,但林宥伦同样不想这么做。即便是电影成功了,大家也只会觉得是演员的功劳,电影编剧家协会拍电影赚钱的目的是达到了,可对提高整个行业对剧本重要姓的认知显然没有太大的帮助。
林宥伦想找的是一部能够凸显出剧本重要姓的电影,而且这部电影还要赚钱,可供选择的电影范围一下子就缩小了许多。
想来想去,林宥伦最终选了《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该片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人物关系设计上,都独具匠心,令整个荒诞的故事看上去完整、缜密、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很多情节令人不禁拍案叫绝。
这部影片的投资不高,参演电影的都不是什么大牌明星,却创造了不俗的票房成绩,电影剧情在其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林宥伦要一部以剧情取胜的电影向大家证明剧本对一部影片成功在作用,《疯狂的石头》绝对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
而且这部电影光是出场的主角就有七八个,平摊到每个人头上的戏份都不是很多,不说免费请当红明星来演,以客串的价格将他们请来拍几天绝对没有任何问题,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票房,同时每个明星的出场戏份都不多,又不会给观众留下以明星支撑场面的印象。
唯一不好办的是这部电影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大陆,要把它改造成一部香港台词,很多剧情、台词、笑料都得重新设计。
放在以前,林宥伦肯定要为这事头疼,不过现在事情就简单了,他只需要把故事的主线剧情梳理出来,“度桥”这种事自然有编剧协会那一帮人去负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