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节(1 / 2)

沈建国低头仔细想了想,觉得江昭阳的分析并不是耸人听闻,一旦因为蚂蚁叮咬造成无辜群众的伤亡,这种事故的责任自然不是他一个刑警支队支队长能独自承担的,搞不好连陈权都会跟着受牵连。

“我还是跟陈部汇报一下情况,看部里怎么决定吧。”沈建国最后判断道。

江昭阳点了点头,补充道:

“刚才地上的那道痕迹,你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你说奇怪是什么意思?”

“根据车辙的深度,我们不难看出,嫌疑人是在运送某种重物,并且有可能运过不止一次。”

“嗯,没错。”沈建国颔首道。

“刚才通往地下室的楼梯你也看到了,石阶很高,跨度很大,并不具备拖行重物的条件;而且刚才我还特别留意了一下旁边的扶手,那段铁质的扶手已经生锈很多年了,奇怪的是上面的铁锈丝毫没有脱落的痕迹。也就是说——嫌疑人如果真的往地下运送了重物,那么她只有一种办法可以选择,那就是人力搬运。”

又说:

“可是,就算她在搬家公司干过,具备某些特殊的搬运技巧,也不可能一个人在那么狭窄的走道里,连铁锈都不碰掉一片,搬运那么重的东西吧?更何况林染的身体状况和工作经历我们也调查过,她既没有从事过跟搬运有关的工作,也没有高强度地锻炼过身体,她是怎么一个人把东西搬到地下的?”

沈建国忽然瞬间明白了江昭阳的意思,“你是说……有人帮她?”

江昭阳点了点头,“但奇怪的是,根据你们的调查报告,她在公司里既没有要好的同事,在家里也没什么经常走动的亲戚,在社会上更没有人肯为她两肋插刀,这个帮她的人,到底是什么身份?”

这下沈建国彻底明白了江昭阳的疑虑:

“也就是说,这个人,目前还是个隐形人。”

两个人各自沉默着想了一会,沈建国忽然肩膀一抖,开口说道:

“江队,会不会我们把这件事想得太复杂了,她的养父不是个修自行车的吗。”

又说:

“会修自行车的人一般都心灵手巧,他也许能搞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或者直接参与到他女儿的复仇计划里来。”

听他这么一说,江昭阳觉得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能不能让人查查?”

沈建国点了点头,“正好出来的时候,我让一组人去了她父母家,调查她跟这教堂的关系,我现在打电话问问……”

在经过长时间的通话和确认之后,沈建国的神色不禁有些消沉。

“林染父母的情况基本上摸清了。半年前,林染的父亲因为黑社会逼债得了心肌梗塞,林染的母亲一直在医院照顾他,最近才恢复得差不多了,不过一直没敢干什么重活。看来林染如果真有帮手,是她父亲的可能性不大,不过这老两口的口风是真紧,到现在也没承认他们的女儿是从孤儿院领养的。”

“人之常情嘛!”江昭阳一笑,“他家也没什么亲戚,只要他俩不承认,我们就很难查出来。”

“关键是他们在二十年前不知道用了什么关系,竟然给林染搞了一个出生证明,如果不是小冬注意到相册中的那张照片,单从官方的资料上看,我们还真查不出什么来!”沈建国苦瓜着脸说。

江昭阳神色泰然地点了点头,见怪不怪地说:

“出生证明?前段时间我还听说有人在网上卖过。”

沈建国点了一支烟,狠狠地抽了一口,忍不住破口大骂:

“妈的,他们造这种假,根本不知道会给我们的调查带来多大麻烦。”

这时江昭阳忍不住提醒道:

“陈部那边……”

“哦,电话已经打过了,陈部说会尽快派防疫部门的人过来。”

沈建国话音刚落,他的手机就响了起来。

他本以为是防疫部门的人打来的电话,没想到一接起电话,发现是对隔壁院子进行外围调查的刑警打来的。

听完汇报之后,沈建国的神色不禁有些兴奋:

“江队,好消息,刚才我们去的那个院子的主人已经找到了!根据她的描述,租她房子的是个长头发的女人,不过租房子的时候戴了个很大的墨镜,遮住了半张脸,完全看不清长什么样。就算后来给她看了林染的照片,她也不敢确定。”

“她把房子租给别人,难道就没留个身份证什么的?”江昭阳质疑道。

“院主人倒是问她要过身份证,她说没带,下次再给,之后她付的房租比较高,这个房东觉得自己这老房子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租出去以后,她有没有回来看过?”

“她说后面回来过一次,不过门锁都被换了,对面房租也从来没有少交过,也就懒得去计较了。”

听他说完,江昭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往后一看,发现一直站在他身后的颜以冬竟然莫名地消失了。

他心里咯噔一下,马上扭头四处去找,最后终于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

她正蹲在地上,打着手电筒,一页一页地翻着手里的日记。

看她这么认真,江昭阳也懒得去打扰她,毕竟那一摞日记总是需要人来看的。

大约在原地等待了半个小时之后,防疫部门的人终于在交警的配合下,排除万难,把车开到了教堂区。

他们在现场研究后决定——要在地下室的门上建造一个气密性很高的过渡区。

过渡区分三层,外面的人必须连续通过这三层隔离区后,才能到达地下室的入口。

反之,如果地下室的蚂蚁呈蜂涌状向外飞的话,也必须要突破这三层隔离区之后,才能从里面飞出来。

洪川防疫部门的人有不少亲自参加过对当年sars疫情的防控,甚至这次应急小组的组长还曾远赴非洲,参与过对埃博拉疫区的国际救援。

也正是在这位经验丰富的组长的指挥下,隔离区的构建既迅速又有条不紊。两个小时之后,也就是夜里九点左右,隔离区终于通过了最后的气密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