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之前自己这帮人怎么就没有意识到预料到呢?
“现在说这些还有意思么?”王永光不耐烦了,径直朝着乔应甲道:“汝俊,现在要看你是怎么个意思,总不能这样一直混沌局面,紫英成为首辅,我们北地士人如何应对?要说他也是北地士人一员,君豫、楚材不必说,稚绳、进卿、景会现在态度也很明朗,连自梁(曹於汴)也都旗帜鲜明的支持紫英,若是我们这些老家伙不明确表态,外界会怎么看我们?”
这是在逼宫了么?
乔应甲忍不住在心中苦笑。
崔景荣、王永光、练国事、袁可立都是河南士人,孙承宗是北直士人,耿如杞、毕自严和冯紫英是老乡,山东士人,山西士人中就一个和自己关系不睦的曹於汴支持冯紫英。
而韩爌、孙居相、孙鼎相这几位山西士人中的首领现在态度都在看自己。
但乔应甲也知道年轻一辈中的山西士人里,郑崇俭、孙传庭都和冯紫英关系极为密切,还有一个陈奇瑜也跟冯紫英走得很近。
现在自己如果说不支持冯紫英,不就成了众叛亲离的罪魁祸首,能行么?
恍惚间,乔应甲想起十多年前那个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恳求自己劝说李三才出兵临清平定民变的那个弱质少年,一转眼竟然已经压到了自己,成为了大周朝最年轻的首辅,而且还取代了自己成为北地士人的首领,这种反差未免太大了一些吧。
也许自己是真的老了。
乔应甲看着还在争执不下的几位老友,猛然间心中一阵宁静。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好像是紫英的诗句吧?
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於蓝而胜於蓝,紫英始终是自己举荐给齐永泰和官应震的,这一点谁都无法抹杀,既然如此,败都败了,自己又何必纠结於眼前这点儿搁不下的面子呢?
难道自己不认输,这局面就能扭转回来么?
“好了,大家也别争了,我已经决定了,回乡着书,这边的事儿,我会和紫英好好谈一谈,他毕竟是咱们北地士人,这份担子交给他看起来似乎有点儿过早,有人会担心是不是揠苗助长了,但我觉得却恰到好处,紫英有紫英的想法,我也相信他担起这份担子,可以做得更好,只要我们一起支持他。”
乔应甲负手而立,一时间夜风掠过堂间,拂动长衫,显得那样孤寂傲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