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8章(1 / 2)

侯门纪事 淼仔 1425 字 25天前

太子可怜的心思让这句话打散,怔怔的犯起糊涂。岳父让我来看他,难道不是代他求情的意思?转思,这件事父皇交给自己办,岳父论私交,其实和葛通将军好,不会平白为靖和郡王求情。

一边是张豪悲壮,一边是葛通可怜。葛通为外祖父报仇,推到他成年才办,太子早先觉得葛通将军更可同情。太子就更发怔,觉得有什么在脑子理不清。

接下来,袁训再没有别的提示,取一个灯笼亲手燃起,过来请太子:“天色已晚,我送殿下回去。熬得太久,明天眼睛不好,大学士们不骂我才怪。”

这话让太子一笑,和袁训出来上马。太子有随从跟随,但袁训还是送到太子府门上,亲眼看着太子进府才拨马回转。他的这番情意,让太子嘴角噙笑回去房里,睡不着,躺下来想着心事。

果然他也忠心,他也害人性命。

太子府上有幕僚,早和太子商议过好几回。东安郡王、靖和郡王都应该死罪。皇帝一直迟疑不议这事,不是怜惜谁。是念到他们没有叛逃。

东安和靖和自己能不知道是死罪吗?但他们也没有跟随定边郡王一起走。这里面有梁山王和袁训从中斡旋,东安和靖和郡王又杀敌有功。

以幕僚们来看,皇帝定他们的罪是要考虑。

东安和靖和是梁山王的兄弟辈和子侄辈,虽然堂亲已远,但梁山王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死,一点也不帮。

梁山王也恨他们,但他的恨和葛通的恨不同。梁山王再恨,也得留下以后相见的地步。葛通是只想他们去死,这人人皆知。

袁训去年提议郡王们杀敌,袁钦差和葛通情同兄弟,但钦差大人当的是皇帝的官,当时情形用人唯上,又有官场之上,不是血海深仇,一般不逼人到死路上,这会再结血海深份。袁训能说服梁山王在当时起用东安郡王,是侯爷为人精明之处,也是他为人狡猾之处。

这和他公开表示支持葛通,是两回事。

太子把这些事情反复想着,想想梁山王是什么心思,岳父今天让自己看到又是什么心思?猛然间,一句话穿透到他的脑海中。是他把袁训今天的话一一重拾起,一句一句滤出来,最后余下的几个字。

“所有的大捷,一切功劳全是皇上的。”

岳父谨慎自谦恭敬景仰的语气,太子还能分分记起。

那分寸感,太子都半点不错。

太子殿下不满七岁定亲,当时加寿一周多,以太子当时年纪,他对亲事没有意见。以太子和加寿玩得好,他至今也对亲事没有意见。

因为没有意见,自然早早把岳家打量一遍。这里面又有听说袁柳两家争斗,太子听来的和他本人对袁训的评价,全是一样。

精明过人。

又不自高自大。

柳家招惹加寿,他敢打。你说他爱惹事,可以出来一堆的人证明,小袁最擅长的,是和稀泥,跟里面充好人,和事佬儿。

所以说他为人精明,当动手时不含糊。

这样一个精明人,今天特意请太子殿下去看,话不多,他会说废话吗?

太子这就心如明镜,岳父让自己去看张豪什么豪的叩头是假,他要对自己说的,是自己早上问他对这件事的看法,他不好直接回答,晚上这句话其实是他早上的回答。

……

月华流转,太子在窗前流连。看似他贪看月光,其实他茅塞顿开,兴奋的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