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长的招人稀罕,这说话办事,也招人稀罕……”连蔓儿回过神来,就听见李氏正跟张氏在夸奖沈谦。
“是招人疼,没有架子,到了我们家,有什么吃什么,啥也不挑,跟我们也亲……”张氏也跟着夸道。
沈小胖的人缘还真不错,连蔓儿心想。
这个时候,小龙看见有卖糖葫芦的,就张罗着要吃。张庆年就拿了钱过去,向那小贩买了几串回来,每个孩子都分了一串。
连蔓儿也被分到一串,她看那山楂红彤彤的,个头极大,上面的糖晶莹剔透,最顶头还有一瓣儿橘子,看着就很吸引人,也就没有拒绝,接过来咬了一口。
“这糖葫芦做的不错。”吃了一口之后,连蔓儿不由得赞道。
糖葫芦这种家常的小吃,经常有小贩走街串巷地卖,就是三十里营子到了冬天,每天也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小贩去卖糖葫芦。同是糖葫芦,也分个优劣好坏。
有的糖葫芦,用的山楂就小,有的甚至连山楂核都懒得去掉,像这样不仅山楂个头大,而且大小均匀,去干净了核,还加了一个橘子瓣,而且糖稀也熬的好、裹的好的,就是顶上等的糖葫芦了。
怪不得看见这么多份卖糖葫芦的,小龙非要这个吃。
连蔓儿这么想着,就朝那卖糖葫芦的小贩看了一眼。果然,不只小龙一个人识货,那小贩几乎被买糖葫芦的大人和小孩给包围了。
就在这个时候,那小贩抬起头来,连蔓儿顿时就是一怔。
“这个小贩,很眼熟……”五郎正在连蔓儿身边,他也看见了那卖糖葫芦的小贩的脸,“他好像是……那个货郎。”
“就是他。”听五郎这样说,连蔓儿本来有的一点不确定也消失了。那个卖糖葫芦的小贩,正是钱货郎。那个在连朵儿离家出走的时候,收留了连朵儿,后来被连守仁、连继祖和二郎打了一顿赶走了的钱货郎。
当时连守仁不仅要这钱货郎离开青阳镇,还要他离开辽东府。
从那之后,大家就再也没看到这钱货郎了。大家都以为,这钱货郎肯定是害怕,离开了辽东府,回老家了?
现在看他在锦阳县城卖糖葫芦,这还真是意想不到的事。
是从来就没离开过,还是离开了之后,又返回来了?
“哥,”连蔓儿就问五郎,这件事,他们是该当没看见,还是该采取些什么行动?
五郎就沉吟起来。
五郎和连蔓儿认出了钱货郎,那钱货郎在将一串糖葫芦递给一个小孩之后,也看见了他们。钱货郎似乎有些慌张,甚至没去接那小孩子递过去的铜钱,就慌慌张张地扛起糖葫芦的挑子,转身挤进人群中,一转眼就不见了踪影。
钱货郎逃了,不过五郎和连蔓儿并没有将这件事就此放下。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也没啥朵儿的闲话出来,这货郎看来还老实。”五郎和连蔓儿一边走,一边小声地道,“啥地方不能谋生,偏又到咱们这来……”
“预防万一吧,他不能留在锦阳县……”
五郎已经有了决定。
“蔓儿,这事你就别操心了。等会,我跟咱爹,还有家兴哥他们商量商量。”最后,五郎就对连蔓儿道。
“嗯。”连蔓儿就点头。
众人这时已经走到了九层塔前街和广冒街的交口,前面的行人突然停住了,连蔓儿她们也只得暂时停步。
“咋地啦?”就有伙计跟前面的人打听。
“不知道谁家的轿子,走向了。”前面就有人道。
大家就都好脾气地哄笑了起来。连蔓儿这个时候也看清楚了,原来是相对而行的两乘轿子,都要避让对方,结果却差一点撞在了一起。这一会工夫,那两边的轿子已经协商好了,正错身而过。
靠近连蔓儿她们这一侧的是一乘绿呢顶的轿子,里面坐的人似乎是有些不耐烦了,掀开了轿帘往外看了一眼。
“熟人还真多!”连蔓儿一眼就瞧见了那轿子里的人,不由得叹道。
*****
先送上一更,晚上争取加更吧,求大家粉红鼓励,430粉红就有加更哦o(n_n)o(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