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北京,是帝王家 求月票(2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1453 字 23天前

就在三只英国佬在讨论是要杨秀清的**事业锦上添花的时候,朱济世已经到了杭州城,在了西湖边上的一所豪宅里面,正满面红光地和前来杭州觐见的李鸿章、沈葆桢、林聪彝还有几个所谓的江南才子在把酒言欢,高谈阔论。

在座的众人,都已经是大明之臣,早就扔掉了满清的顶戴官袍,换上了大明的大红官服乌纱帽。官爵最大的当然是李鸿章,李家父子举安徽来归,搁在哪朝哪代都是有个公侯之位。朱大天子在这方面的派头一向不小——其实大明的爵位也不是很值钱,一没封地;二没太多的特权,连免个税都不行。所得不过是同爵位一起赐下的田宅和一份不算多也不算少的年金。现在李鸿章就封了庐江郡公、外交部尚书。

沈葆桢则给了外交部侍郎的官儿,不过没有封爵。大明的爵位虽然不是很贵重,但除了继承和少数特例,还是须要功勋的。李家父子有纳土归顺之功,沈葆桢却空有才华而无寸功。不过外交部侍郎的官儿实在也够大了,若不是朱明朝廷中合格文官还是太缺,哪怕是林则徐的女婿,朱济世也不会一见面就给这么大官儿——当然,沈葆桢的大名朱济世在后世就听说过,是洋务派重臣,福建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局都是他的手笔。在1848年的中国,的确是难得的干才。

几个才子也都给了御书房秘书的官,御书房是个刚刚成立的机构,其实就是朱济世的秘书处,御书房大臣一职由罗泽南兼任,大臣下面就是一堆秘书官儿。那些江南才子干别的事情兴许不行,不过拟个诏、抄个书什么的都是再拿手不过的。

而且这些才子当中也是有人才的,比如常熟翁家的翁同龢,斗门俞氏的俞文葆,苏州潘氏的潘祖荫,阳湖的赵烈文,长洲县的王韬,都是青年才俊。现在一个个都笑得和花儿一样,众星拱月一般的围着朱济世。文绉绉的马屁话儿是滔滔不绝,那个叫翁同龢的还赋诗一首,给朱大王上歌功颂德,把他吹得天上有地下无。

朱济世也笑得云淡风轻的,看着一干才俊却在心里微微皱眉。江南之战开始前,总参谋部所制定的一系列计划中还有镇压江南地方反抗势力的内容。毕竟江南一带文风鼎盛,有不少满清重臣的老家就在江南,如扬州曹家、苏州潘家,斗门俞家都是世受满清皇恩的名门。现在总该报一下君恩吧?现在怎么竞相投靠了呢?那个翁同龢不是光绪皇帝的老师,大清的大忠臣吗?他哥哥翁同书好像还在北京吧,怎么屁颠屁颠来杭州投靠大明了呢?

“军师,现在江南才俊都挤破脑袋要来投靠大明……直隶的士绅会不会也一样往投杨秀清啊?”酒席散去之后,朱济世忽然问身边的罗泽南这样的问题。

“会啊,当年黄巢入长安、闯逆进北京的时候,都有士绅官员投效。”罗泽南手里正捏着一份苗沛霖刚刚差人送到朱济世军前的奏章,是通报北方情况的。他将奏章双手递给朱济世,笑道:“直隶现在的情况不知道,不过河南、皖北那里的人心已经浮动起来,原来依附苗沛霖的不少士绅都在偷偷联络捻匪,想要转投太平天国了。”

“有这事儿?”朱济世接过奏章看了看,上面的确是这么写的!不仅苗沛霖地盘上的士绅开始动摇,就连山东孔家地盘上都出了不少墙头草,冒出不少太平天国的官儿来啦!

“这还没得北京呢!真要得了北京,洪秀全、杨秀清还不知道要做大成什么样子……”朱济世摇了摇头,将奏章丢在书桌上面。

“得了北京,说不定就该亡了。”罗泽南捡去奏章收了起来,微微笑道:“王上,自古功成太易都不是好事情,太平天国若是百战艰难才有今日,或许能成气候,可是他们崛起太速,功成太易,根基不稳,只怕北京城就是埋葬洪杨的英雄冢!”说着话,他忽然一顿,扭头看着朱济世:“对了,王上,香港济世大学刚刚有消息过来,特里戈修士在半个月前启程北上去天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