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一千三百年前的军备竞赛(2 / 2)

盛唐血刃 tx程志 2276 字 1个月前

这两艘横洋舟自李世民拿下秦王城的时候,就开始建造。忙碌了整整两年又七个月,终于接近完工。

杜如晦望着这两艘即将完工的横洋舟,激动的道:“臣以为今生今世回不了长安,现在看……有生之年,也可以落叶归根了!”

李世民点点头道:“我从来没有放弃返回长安,我们一定能回长安的!”

说到这里,李世民接着道:“我决定,咱们扶桑大唐需要建造五十艘横洋舟……”

杜如晦摇摇头道:“王上,五十艘横洋舟可回不了长安!”

杜如晦的意思自然不是回不去,事实上,按照张仲坚的船队编制,十数艘横洋舟足以为能力远渡重洋,抵达大陆。他所说的意思是,五十艘可以装载四万人马的横洋舟拿不下关中。

李世民笑道:“五十艘不够,那咱们就建一百艘,一百艘不够,那就修建两百艘……”

远在西域的陈应并不知道,因为他这个异世蝴蝶的出现,提前引发了军备竞赛。

李建成为了可以彻底消灭李世民,大力发展水师,准备趁着李世民羽翼未丰之前,把李世民消灭。

而是李世民也同样,为了可以回归的梦想。拼命建造,出奇意外的是,这兄弟俩制造的都是隋朝时期的大舰巅峰之作的横洋舟。

唯一的区别是,李建成倾力打造的是战船五牙战舰,而李世民则重点倾力打造横洋舟运输船。

……

李秀宁与陈应继续西进,不过李秀宁这时发现一件趣闻。

这些流民百姓虽然穿着新衣服,可是衣服上都有印刷的字样。这种染料与染布的染料一样,而且洗不掉色。

“吴记剪刀天下最好!”

“戴记货栈质优价廉。”

“牛记耕具坚固耐用。”

“刘记贷记薄利优惠。”

……

李秀宁愣了半天,看着一脸喜气洋洋的百姓。

“敢情这些魏国商贾,把广告居然打到流民头上了?”

李秀宁望着陈应笑道:“现在我明白了,我想这些新衣服或许不是官府免费发放的,而是那些商贾赞助的.。商人逐利,想不到他们会如此仁义?……就算是打广告,可是这些百姓又不识字,有什么用啊!”

陈应笑道:“流民不识字没有关系,总有识字的人啊。这些流民进入西域之后,他们就会被分到户籍,他们肯定会辛勤劳动,也会四处活动,人只要一走动,这广告的效果就可以显现出来了。外地来的客商还有那些士人就会解读这些广告,口口相传,这广告也就打出去了。”

事实上,李秀宁猜测的不错。这些衣服大部分都是商贾为了打广告无偿援助的。在这个时代,商贾的地位非常低,甚至不如自由民,他们再富在政治上却没有地位。

可是,陈应在组建大唐皇家商盟以后,给大唐皇家商盟树了一个标杆。这个时候,商贾们发现,他们其实也可以像大唐皇家商盟一样,强强联合、资源共享。

这些商贾也需要后台,可是门阀都是地域限制,哪怕是太原王氏,实力再强,他们也不可能跑到荥阳去跟郑氏争利,这属于挥过界了。

可是,陈应不一样。他虽然属于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却因为官居一品。不受地域限制,毕竟在西域也好,灵州也好,哪怕是河南府,陈应的名号,非常好使,就算在荥阳,郑氏也要卖给陈应面子,除非他们不想跟陈应合作。

马周在西域就成立了大唐安西商盟。作为商盟的政治后台,同时,陈应也给商贾们一个希望,他们的子弟可以进入陈应创建的大唐工业大学、或者安西都护府境内的各个书院求学,将来学成以后,将来可以让他们有机会做官。

这一个优惠可以说是商贾们最心动的。

陈应现在是天下间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不以歧视眼光看待商贾的权贵。这些商贾慢慢的和陈应结成了一个利益联盟。

他们想从陈应那里得到利益,尤其是政治利益。陈应想从商贾那里得到资金、以及人才方面的支持。毕竟,陈应的驰道网络,不是他一个人可以修建完成的。驰道修建工作,就是一个无底洞。现在陈应创作的利润,百分之七十都投入了驰道建设中。

就在创建商盟时,陈应给他们这些商贾画了一个大饼,这些商贾就产生了意样的心思。

他们支持陈应,哪怕是亏本也要支持陈应的政治举动。因为这些在商海中沉浮的大鳄们,都想效仿吕不韦。

很自然,经过马周从中调和,陈应与商盟达成共识。在惠及社会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可以封官,虽然都是一些从八品或从九品的小官。

商人们一下就疯了,可是他们再富,也想获得世人的尊重。机会出现了,他们岂不把握?

就这样,在安西吸引流民的举动中,大小商贾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就连陈应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事实上,他自己已经形成了一个政党。这个政党的核心骨干以天下工匠、将士、农民、商贾弱势群体为主体,以陈应为核心。

就像发展西域过程中,安西商盟向安西都护府捐献粮食三百五十万石,成衣十三万套,八十万贯钱财。

特别是武氏商号的杨蓉。杨蓉利用李建成的好感,将自己的购买下来的夏州、延州、庆州等三州已探明储量的钢铁、煤炭、食盐以及其他矿产资源进行竟拍转售。

在短短半年时间,就套现二百七十万贯。赚到这些钱粮,杨蓉全部投入了西域的开发中。

陈应在大唐商人眼中,居然成了财神。跟着陈应肯定可以发财。

下面的事情不用宣传了,商人是争相出力,一副你不让我出钱,我跟你急的架势。

商业的发展,大唐通利钱庄的钱票信誉也建立起来了。

此时,使用钱钞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连老百姓买菜都不愿意使用沉甸甸的铜钱了,大唐通利钱庄的钱钞,不是真金白银,也变成了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