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章 江城市的矛盾开始激化(2 / 2)

董昌马上说道。

韩旭点了点头。

如此看来,董昌已经决然在他和柳俊之间采取中立了。虽然说,骑墙派在官场的结局都不大好,不过在当前形势下,董昌这个选择,也不能不说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

……华远航刚刚率领专案组抵达江城市,江城市的矛盾,忽然就激化起来。

在凤智勇主持召开的市政斧常务会议上,凤智勇与常务副市长王海之间,发生了分歧,随即演变为尖锐的对立。

围堵事件时,那块不知从何人手中飞出的石头,在击中凤智勇头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击中了他的威望。江城市政斧的气氛,变得益发的“诡异”了。

去年十月份,王海出人意料的被委任为江城市常务副市长,赴江城就任。对于这个任命,凤智勇心知肚明,是苏延光为了制约他而出的一招棋。

江城市的政治格局,与潜州市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市长比较强势。当然,凤智勇的强势,与柳俊有着区别。柳俊的强势,不但来源于刘辉、陈向洋的支持,还来源于他的衙内身份。凤智勇主要是依赖他在江城的老资格。与许多本土干部的成长之路一样,凤智勇也是在江城市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在江城市拥有庞大的人际关系网,以实干精神获得了许多干部的认同。在江城市有一帮子铁杆部下支撑。

苏延光初来乍到,尽管头上顶着潜州市委常委的大帽子,加上韩旭的支持,依旧还是处于弱势地位,大部分江城市委常委,都是凤智勇线上的人。凤智勇面子上,恪守规则,实际上该强势的时候,一点不退缩,苏延光的市委书记,做得比较艰难。

王海到任之后,给了苏延光很大的帮助。

王海这个人,娄海英对他的评价是“一无是处”。但这只是海英书记一家之言,实际上,王海虽然没有多少治理地方的经验,“政治斗争”的经验却是十分丰富的。王海以前在市信访办工作,尽管手里没权,是个坐冷板凳的差事。但久在潜州市委大院,官场斗争却见得多了,耳濡目染,有了不少心得。很多手法,用在江城市一隅之地,也是应验如神。很快就成功在江城市政斧拉起了自己的一帮人,明里暗里与凤智勇打起了擂台。

因为王海有效地吸引了凤智勇的注意力,苏延光的压力就减轻不少,得以从容布局,逐渐也掌控了相当的话语权,挤压了凤智勇的空间。

在围堵事件发生之前,苏延光与王海联手,逐渐达成了一个弱势的平衡。虽然暂时还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凤智勇的优势,至少不再是毫无还手之力。凤智勇远不如以前那么挥洒自如了。

尤其要紧的是,王海的到来,原本就对江城市凤派干部的信心,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王海一个前信访办的普通干部,能够骤然出任江城市的常务副市长,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潜州市的政治格局起了一些变化,韩旭正在逐步摆脱弱势书记的地位。

柳衙内固然强势,但有一个事实,江城市的干部们,谁都不曾忘记。那就是,韩旭是省委书记瞿浩锦的亲信。都说县官不如现管,柳衙内来头再大,毕竟也是在a省的管辖之下。而瞿浩锦,又是那么强势的一个省委书记。他焉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嫡系亲信,在潜州总是被柳俊压得死死的?

潜州一二号首长之间的博弈,远未到胜负分明的时候。

有了这样的忧虑,江城市委班子的一干人,益发的小心谨慎起来。

等到围堵事件发生,江城市的政治格局,再次为之一变。趁着凤智勇威信大失,王海更加频繁出招,拉拢更多的干部,投入自己的阵营。苏延光也没有闲着,经过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一些原就不是十分靠拢凤智勇的班子成员,逐渐也转变了立场,倒向苏延光。

苏延光隐隐有了控制市委班子的迹象。

凤智勇心中的郁闷,自是不消说得。只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凤智勇再郁闷,也只能忍着。工作总还得做下去才行的。

大家都说凤智勇是柳俊线上的人,凤智勇听到这样的传言,也只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其实凤智勇自己心里清楚,他到底算不算柳俊的嫡系。依照大致的划分,他该当算是比较靠拢柳俊,毕竟他是陈向洋提拔起来的干部。但这个,离嫡系相差十万八千里。除了过年时节,凤智勇至今尚未走进过潜州市委常委院十六号别墅的大门。

这是一个标志。

凤智勇也很想堂而皇之的走进那栋别墅,成为柳市长的座上嘉宾,为自己找一个新的靠山。但是,这需要契机。柳俊的那条船,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船,要挤上去,不容易。

关键要看他是否有令柳俊看得上眼的本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