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516章 中华帝国海军的准备和电子工业(1 / 2)

唯我独裁 巡洋舰 5665 字 7天前

中美大战之后,中华帝国海军成为世界海军霸主,海军之强大令世界其他国家望尘莫及,连极盛时期的英帝国皇家海军也难以望其项背。

在这种情况下,战后五国海军限制军备公约的签署,中华帝国海军成为最大比例拥有者,标志着世界各列强海军最终承认了中华帝国海军的世界霸权地位。

这样一来,中华帝国帝国海军在条约海军时代成为国际公认的最强海军,加上战后西方各国列强经济疲软无力支撑强大的海军力量,只能最低限度的维持一支国土防御海军力量。

尽管裁军之后的中华帝国海军主力战舰减少了三分之二,但没有哪国海军能够威胁到中华帝国海军的世界霸权地位,更不可能对中华帝国的海外领地和殖民地造成威胁,因为中华帝国剩余的三分之一的海军力量依然是全球最强大的存在,是英法德意四国海军主力舰吨位之和。

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华帝国国会大幅度削减海军经费,停止建造主力舰,让帝国海军放长假就不足为奇了。当然,中华帝国海军在整体上处于休假期,但不代表中华帝国海军就此放松了海军力量的建设。

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深知未来海军之主力兵种当是航母战斗群和海军航空兵,因此在已经持续了十年的海军假日期间,在王辰浩的主导下,帝国海军在航母战斗群和海军航空兵力量的建设上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使得帝国海军在这方面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

大西洋战争期间,中华帝国海军先后建造了十艘主力航空母舰,改装了一百多艘运输和护航航空母舰,战争期间的海军航空兵力量更是达到极盛状态,舰载战斗机数量是各国海军航空兵的总和还要多。为中华帝国海军最终打败美国海军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战后,中华帝国海军裁减了所有的改装的运输航空母舰和护航航空母舰,恢复这些航母的商业运营性质。只保留了十艘主力航空母舰,包括两艘标排28000吨级的黄山级航空母舰,四艘标排42000吨级的峨眉山级航空母舰,以及四艘战争期间建造但直到战后才服役的标排65000吨的武当山级航空母舰。

这十艘航空母舰作为中华帝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主力和核心指挥舰,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最先进的,没有任何国家的航空母舰能够超过他们。

不过,到了1927年后,英国海军和德国海军的航空母舰的吨位已经达到黄山级了,加之黄山级航空母舰服役年龄已经接近二十年了,各种设备陈旧老化严重,维护费用激增,继续服役的价值已经不大,因此中华帝国海军部决定让黄山级航空母舰退役。

光华二十七年十月十日,在中华帝国国庆之日,黄山号【cv-6】和庐山号【cv-7】两艘航空母舰在东海进行最后一次战备执勤,二舰全体官兵们分别在甲板上排列成中华帝国万岁的字样,给帝国国庆献礼,随后在母港大连海军基地举行了盛大的退役仪式,并移交给大连海军综合训练中心基地,更名为千朵莲花山号和凤凰山号(辽宁省的两座名山),作为中华帝国海军训练中心的航空母舰训练舰使用。

黄山号和庐山号退役后,中华帝国海军就剩下了两级八艘航空母舰,八个航母战斗群。原来黄山号和庐山号所在的两个航母战斗群剩下的共计八艘中华神盾防空巡洋舰、二十多艘暴雨级驱猎舰和十几艘宋级、唐级潜艇,以及二十多艘后勤补给舰、通讯舰也将面临解散和重新分配。其他八个航母战斗群的司令官纷纷提出请求,要求海军部将这些战舰分配给他们,以增强他们所在航母战斗群的实力,但因为战舰和兵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八个航母战斗群的司令官彼此间大闹了起来,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最后,海军部索性谁也不给,重新组建航母战斗群。

按照中华帝国海军战备条例规定,帝国海军所有作战舰艇分为三部分,每天有三分之一的舰艇部队在海上战斗值班,随时准备对世界任何地方出现的突发事件作出反应。三分之一的舰艇部队留在海巡中心进行训练,确保具备完成特定作战任务的能力和保持舰队的战斗力不下降。另外三分之一的舰艇部队实施保障作业,即进入船坞进行保养和维护,升级现有的武器装备系统,确保战争突然来临时有足够的舰艇投入战斗。

在这种战备条令的主导下,八个航母战斗群没法平均分成三个部分,于是海军部决定再打造一个航母战斗群,这样九个航母战斗群正好分成三个部分,轮流进行战备执勤。

新的航母战斗群计划很快得到帝国皇帝王辰浩的批准,由海军军令部下达正式成立第九航母战斗群的命令,舰政总署负责打造第九航母战斗群所需的主力航空母舰。

光华二十七年底,舰政总署完成梵净山级航空母舰的设计方案。梵净山级航空母舰同级建造一艘,梵净山号【cv-36】,以贵州名山梵净山来命名,是对武当山级航空母舰的升级改良型。

武当山级航空母舰本是中华帝国海军为了准备对美开战而倾力打造的首级大型航空母舰,此前的黄山级属于轻型航空母舰,而峨眉山级只属于中型航空母舰。武当山级航空母舰的排水量则达到了64000吨,而新设计的梵净山级航空母舰则因为技术的进步,在保持和武当山级航空母舰同样战斗力的情况下,设计排水量略微缩小,降至60270吨。

战后十年间,中华帝国的工业成果和科技成就巨大,而海军工业是则是检验十年间中华帝国大多数成就的重要衡量标准,一艘战舰上的科技含量就足以显示出这个国家的工业整体水平以及科技力量的强弱。

早在武当山级航空母舰开工建设的时候,负责该项目的设计师、专家和高级工程师等队伍当中,华人就已经占据了相当的比例。而到了梵净山级航空母舰时,从设计到开工建造,华人设计师、造船专家、高级技术工程师,乃至一名普通的焊工,已经占据了95%以上的比例,中华帝国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外籍科学家、专家和技师的极度依赖了,表明中华帝国已经彻底吃透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再依赖西方,走东方人自主的发展道路。

由于中华帝国此前已经完成了武当山级航空母舰的建造工作,经过这些年对武当山级航空母舰的服役情况的跟踪检验,中华帝国已经有了大型航空母舰的设计和建造经验,通过对武当山级航空母舰以及之前的黄山级和峨眉山级航空母舰的优缺点对比,优点继续采纳,缺点不断地改进改良,使得梵净山级航空母舰从设计到建造都变得更加合理、经济。

经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梵净山级航空母舰虽然较武当山级航空母舰减轻了三四千吨的排水量,不但没有降低梵净山级航空母舰的性能,反而大幅度提升。科技的进步使得梵净山级航空母舰的机库布置显得更加的合理,容量也扩大了很多。舰岛设计没有多少变化,比武当山级航空母舰的舰岛高了一层,用来安装更大功率、搜索范围更远的雷达系统。

经过科学和系统的优化之后,梵净山级航母的载机数量比武当山级航母略多,可以搭载210架地狱火战斗机。但是海军部没有打算继续生产地狱火舰载机,而是正在开发歼十战斗机的舰载型,准备让梵净山号航母作为第一个搭载歼十舰载机(j-10b)的平台。由于歼十战斗机的体积和总量都比地狱火战斗机大的多,因此理论上可以搭载200架歼十舰载战斗机。

飞行甲板依然采用直角斜边型飞行甲板,为了可以配合歼十b型舰载机上舰飞行,舰体加长至326.4米,首次突破300米大关,成为中华帝国乃至全世界最长的战舰,舰宽也达到了39.6米,吃水更是突破11.3米,中华帝国上千个军港码头当中,只有不足二十个可以让其停靠,庞大的舰体自然是为了飞行甲板的扩大,因此飞行甲板长达319.1米,宽度更是达到82.3米米,足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起飞甲板和降落甲板均可以起降中华帝国空军最新式的h6n1轰炸机,其巨大的战斗力不言而喻。保证中华帝国海军航空兵也可以做到全球到达全球打击的战略目标。

对于梵净山号航母的防御能力的设计,帝国海军舰政总署的设计师们费了很大的心血来提升航空母舰的防御能力。为了增强该航空母舰的抗沉能力,舰政总署在武当山级航母的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优化,采用更坚硬更轻的合金材料,增强舰内水密舱的强度和密闭性,设计了自动化压力舱和封闭门,紧急时刻舱门就会自动关闭,不用水兵在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破损的舱室封堵舱门。

在抗沉能力方面,梵净山级比武当山级略微提高,其装甲防护为270毫米,却比武当山级的320毫米还少了50毫米,但得益于中华帝国材料科技的进步,最新型的spk235号中华特种钢比以前武当山级航母使用的sdo-79号中华特种钢强度增加了50%,重量却降低了15%,因此梵净山号航母使用这种新型钢材既节省了吨位和体积,又提升了防护能力,水线带装甲可以抵抗5.6枚21英寸黑头鱼雷(2.3枚红头鱼雷)的非致命性贯穿攻击,并可以同时挨上两枚鱼雷也可以保持战舰平衡行驶,而不至于沉没。

由于中华帝国海军的中华神盾防空巡洋舰的存在,其强大的防空火力给舰队带来了安全,航空母舰跟神盾防空巡洋舰就是一对天生的冤家。为此,帝国武器工程师们在梵净山号航空母舰上设计安装了更加强大的mk24a3型火神密集阵,这种最新型的防空密集阵系统比武当山级航母上的mk16a1火神密集强大了数倍,防空能力更强。

m24a3火神密集阵,将开火布局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虽然继续采用了7管加特林式的枪炮布局,口径还是30毫米,但倍径提升至55倍,使用的炮弹也变成了加长型的弹药。这样是为了对付类似中华帝国空军的最新型的地狱火b型战斗机和即将服役的歼十黑鹰战斗机这种金属外壳的高速战斗机而研发。因为黑鹰战斗机的速度已经达到766公里每小时,原来的防空密集阵系统的30毫米口径火炮发射的炮弹的速度和有效射程都面临不足,而将来的战斗机速度会更快,有远见的中华帝国设计师们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因此将倍径至55倍,炮弹改为专用的加长型的脱壳穿甲弹,射程和射高都更远,可以安装更多的火药来提高射速,用来对抗速度超过700公里每小时的战斗机。

火神密集阵mk24a3型的射速在3000-4500发/分钟,并可以调节射速,每门机关炮储弹2000发,最大射程提高至8500米左右,有效斜距达到4500米,射高达到4200米,防空火力网覆盖面和覆盖距离大幅度提升。

虽然有点是提高了密集阵的防空能力,但是因为加长了炮管(7个),弹药也加长了20%,整个密集阵系统也全面改造,战斗部的重量也比mk16a1增加了1吨有余。

其他国家都想仿制中华帝国火神密集阵防空系统,但是他们不知道核心秘密。各国都还没有走出加特林机关枪的思维圈,依然采用加特林机关枪自身的气动式供能设计,这种靠自身气动能量来射击的武器并不稳定,因此加特林机关炮尽管理论上射速6000发每分,但是射速达到800发每分时就会反过来影响枪机自动化系统,出现卡壳卡弹是必然的,这也是为什么加特林机关炮风靡了一时很快就被马克沁机枪取代的主要原因。

中华帝国在这方面能够做到突破,都是得益于皇帝王辰浩的指导。虽然王辰浩不知道具体如何去做,但是他告诉工程师们给加特林机关炮单独提供外接电源,用电动机和高速齿轮来驱动枪管旋转、枪机击发、弹壳退堂等操作,不依赖枪机自身的能量驱动就可以发挥加特林机关炮的威力了。这个原理很简单,经过王辰浩的提醒,中华帝国的工程师们很快就研制出来了火神密集阵系统。但就是这样简单的原理,国外的专家们想破头也不明白,就是做不到这点。他们甚至宣称中华帝国的火神密集阵系统里使用了外星先进科技,都是因为他们越想越复杂所致。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华帝国在雷达技术上面已经获得突破性进展。原本一个可以探测20公里目标的雷达系统,其设备重达数百吨,体积巨大只能安装在十年前的明级战列舰上。但如今,中华帝国在电子管技术上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使得雷达系统所需的电子设备的体积和重量大幅度缩小,梵净山级航母安装的雷达系统只有140吨,对海探测范围却达到了300公里,可以发现千吨级的舰艇,误差不超过500米,对空探测范围达到150公里,可以发现任何飞机,误差不超过1200米。

雷达技术的进步使得火神密集阵系统也可以安装对空搜索雷达系统,而m24a3火神密集阵系统的防空识别圈只要30公里就够了,因此为了提高密集阵的防空能力,首次取消了人工操控方式,改为人机结合的办自动化处理系统,利用雷达系统来锁定空中来袭敌机,防止操作人员视力疲劳或疏忽造成的防空火力网漏洞。中美战争期间,中华帝国海军的防空兵使用光学观瞄仪器来测定敌机的方向、速度等参数时,经常发生士兵因为长时间空战而造成视力疲劳,受伤或者受到战争气氛的冲击,心理紧张导致了疏忽不是没有。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以造成防空火力网的漏洞,而如果这时候敌机飞进来投弹,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因此,火神密集阵借助对空雷达系统来提高防御能力是一次巨大的进步,标志着自动武器系统开始兴起,在未来将会渐渐成为代替人工操作方式。

拥有先进对空雷达系统的m24a3火神密集阵系统,其防空火力之强大是不言而喻的。不过,海军人员还是不太放心,毕竟飞机的发展速度太快了,不敢保证火神密集阵系统够用。于是,在设计之初,在图纸上就预留了升级空间,原本武当山级航空母舰上面搭载的32座火神密集阵位置,增加了四个,一共部署了36座m24a3火神密集阵系统,同时格外预留了四个位置,作为日后升级之用。

所有三十六座火神密集阵系统沿着舰岛和飞行甲板四周进行布置,强化了对飞行甲板的保护,而不再是重点保护舰岛,上下左右分布的都比较合理,形成立体的防空火力网,强化了航母的防空火力。

原本武当山级航空母舰采用的十座双联装103毫米高平两用速射炮,用于打击靠近航母的水面小型舰艇,此时也被取消了,保护航母的认为交给护航的护卫。

同时,来自水下的威胁依然是航空母舰首选的防御对象。由于中华帝国的宋级潜艇空气强大,静音系统发达,基本上快接近大洋噪音了,因此海军在梵净山级航母上增加了多部声纳系统和阵列,多达25套,以及一部水下拖拽式的声纳阵列,可以严防航母反潜盲区。由于航空母舰太过巨大,原本在武当山级航母的后面布置了两座用于释放深水炸弹的弹射器,被证明不理想,如今在梵净山号上增加了三部,分别在航母的其他三个方向的飞行甲板下面的突出平台上,强化反潜能力。

动力系统的提高是中华帝国在战后十年间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项成就,得益于中华帝国称霸世界海洋,使得中华帝国的商船增加,各国也从以前在英国那里订造船只改为在中华帝国订造,促进了中华帝国造船业的巨大进步,从而使得中华帝国的船舶动力系统飞速发展。

梵净山号航母上面便安装有上海船舶重工的镇山法宝xbox-3000齿轮传动的蒸汽轮机系统,该系统打破了北洋科技重工旗下的帕森斯公司的帕森斯轮机系统的垄断,另辟蹊径,打造出中华帝国国人自己研发的先进动力系统。

安装了xbox-3000蒸汽轮机系统的梵净山号航母,其锅炉数量只有8座,比武当山级20座锅炉少了一半以上,但是速度却反过来提高了一些。两套xbox3000蒸汽轮机系统,双轴推进,航速达到了31节,比武当山级航母快了一节。节省下来的空间增加了几个燃油舱和食物冷冻舱,使得梵净山级航母的续航力达到10000海里/20节,自给时间长达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