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军备竞赛(1 / 2)

唯我独裁 巡洋舰 2320 字 7天前

面对德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华帝国自然提高了警惕。

为此,中华帝国皇帝王晨浩特别召开了御前会议,针对希特勒穷兵黩武的本性,中华帝国决定挑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迫使德联加入军备竞赛,从而拖垮德联的经济。

若想逼希特勒加入军备竞赛,就必须令其害怕。因此,中华帝国军方首度公开了核武库,以及中华帝国战略炮兵部队(又称第二炮兵)的核打击力量。

光华四十七年,中华帝国拥有1450件核武器。其中空投核弹头720枚,爆炸当量最低10万吨,最高当量170万吨。导弹搭载核弹头700枚,爆炸当量5~30万吨。炮射核弹头30枚,爆炸当量7600~34000吨。

中华帝国国会于光华四十七年财年通过了大规模增加军费预算的决定,中华帝国国防开支较上一年增加210%,达到209.53亿龙币,占财政开支的33.3%。在全世界各国都大规模裁军应对经济窘境的时刻,中华帝国突然大规模增加军费开支,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落下一块巨石,顿时在全世界激起了涟漪反应。

中华帝国军方公布了军费激增的用途。主要用来增加核弹头的储备,增加战略炮兵导弹的攻击半径和精度,增加战略空军的打击范围,增加海军核航母和核潜艇数量。

由于整个欧洲团结了起来,以德联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控制着整个欧洲大陆。

一战以前,一直都是英国海军封锁德国海军进入大洋的各个战略通道。如今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英国这个老牌海军强国已经衰落,只能由中华帝国海军来取代英国海军继续封锁德联海军进入大洋了。

因此,中华帝国海军不得不加大力度封锁德联和北约,不使其军事力量扩张至全世界,只能永远趴在欧洲近海。

为了阻止德联海军重新崛起为蓝海海军,中华帝国海军成为二战后重点发展的力量。

由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航母的作用远远超过了战列舰的作用,中华帝国海军内部bb派逐渐让位给cv派,航母作为海军舰队核心力量正式被帝国海军所确定。

中华帝国海军通过长期的实战检验,证实了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巨大战争潜力。其不用补给燃料的特点在战争期间尤为重要,可以长时间深入敌占区进行作战而不需要后方的补给。

中华帝国海军在二战期间服役的泰山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以及在二战末期陆续服役的泰山级其他四艘航空母舰【cvn-38】衡山号,【cvn-39】嵩山号,【cvn-40】恒山号和【cvn-41】华山号,这五艘核动力航空母舰成为中华帝国海军的核心力量,确保战后持续巡航世界各个海域,保持中华帝国海军在全球各海域的威慑力。而这点其他国家都做不到,因为他们的军舰天天烧的油钱成为严重的拖累。

核动力航母的优势非常明显,因此中华帝国海军在光华四十七年再次拨款开工建造三艘核动力航空母舰。

庐山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同级建造三艘,以中华帝国三大名山命名,分别是【cvn-42】庐山号、【cvn-43】黄山号和【cvn-44】雁荡山号。

庐山级航空母舰设计准排水量78400吨,满载排水量101600吨,较泰山级航母略大些。但整体布局没有多少改变,属于在泰山级航母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版本。

舰长332.3米,宽40.1米,吃水11.56米,其飞行甲板长332米,宽77米,采用稳定性更好、成本较低的压水核反应堆作为动力源,四轴四浆推进,最大航速33.4节,可载中华帝国海军航空兵所有类型战斗机,如f6、f8、a5等等各种喷气式飞机122架左右,最多可载150架。b2战术轰炸机不再被要求必须上舰,因为经过二战实战后表明,b2战术轰炸机的作用不是很大,着舰难道较大,经常发生事故,所以海军改用a5强击机替代对地攻击职能。

全舰需要3400余人上舰运作,加上海军航空兵2500余人,全舰满编人员近6000人。舰上补给自持力150天左右,航母自持力为十五年更换一次燃料。

庐山级航空母舰造舰预算为7.05亿龙币,比泰山级高了七千多万。庐山级航母的武备系统依然安装了16套mk40型火神密集阵系统用于近距离防空,但电子战系统却较泰山级先进了许多。航母安装有更加先进的雷达阵列,各种波段的雷达装置320部,能够为舰载机战斗群提供方圆500公里内的空中和海上目标参数,距离方位误差为10米和3密位左右,同时跟踪160个空中和海上目标,并能够同时锁定其中25个。

由于中华帝国要掀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保持对德联和北约的高度军事压力,因此三艘庐山级航母同时开工建造,以便刺激敌人也加入军备竞赛当中,从而达到经济上拖垮敌人的最终战略目的。

核力量是中华帝国此次大规模增加军费的主要方向,因此除了新建三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之外,核潜艇也成为中华帝国海军新的作战力量。

在御前军事会议上,王辰浩做了重要的指示。他指出未来最具有战略威慑作用的不是海面上的航空母舰,也不是天空中的战略轰炸机,更不是射程可达柏林的战略核导弹,因为这些武器平台都暴露在表面,敌人可以提前进行针对性的防御部署。而真正的杀手锏来自于海面下的潜艇,因为潜艇可以在水下长时间潜伏,在不被敌人发现的时候悄然靠近敌人,突然间对敌人重要目标进行攻击,敌人很难做出有效防御。

自二战前中华帝国海军建造了人类历史上首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之后,中华帝国海军首次完成海底穿越北冰洋的壮举,这对中德冷战,华约北约军事对抗的整体布局来说,对中华帝国一方是非常有利的,因为中华帝国的核潜艇能够穿过北冰洋突然出现在德联的战略大后方,如果携带核导弹的话,在靠近德联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重镇后,将发挥决定性的战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