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万事俱备(1 / 2)

撼唐 一包黄果树 1735 字 8小时前

次日一早,隋军诸将各自行动,侯君集带着数百名士兵,朝着高句丽王室墓葬之处奔去,花费了足足一天的时间,挖出了高阳成和高元的骸骨,他用一个大瓮装了,运回平壤。

而裴行俨在杨侑的密令之下,在准备着干粮和衣服,此时的天气,越往北方便越冷,而且国内城一带,地势较高,气候更冷。,需要多做准备,尤其是秋衣。

在诸将一片忙碌中,在杨侑的注视下,高建武亲笔写了几封书信,劝降浿水大营、以及慈母山城的高句丽军。高句丽人在各大城市要隘,大多设置了军事性质的堡垒,例如在平壤城被的慈母山城就是其中一座。从杨侑了解的情况来看,本来平壤城东南西北都要各建一座,但不知道为何停顿了下来,杨侑猜想,是渊太祚害怕高建武掌握权力,以平壤为根基,这样就不好控制了,因此暂时放弃了平壤四周卫星城的建设,这反而给了杨侑机会。

高建武写完书信,杨侑看了看,让高建武的心腹前去送信,招降各部各城。书信送回去之后,杨侑立带着亲兵出城。平壤城和国内城不同,四周大多是平原,良田万顷。高句丽大多种植的是小麦、谷、栗等物,此时一眼望去,金黄一片,就要成熟了。

这是因为高句丽地处北方,日照较少,因此只能一年一熟,杨侑在良田四周转了一圈,发现大多是小麦,此外还有少量的水稻,杨侑大手一挥,命令程知节抢收粮食,不仅可以满足大隋将士所需,更能防止粮食被高句丽人抢走。

程知节的得令,率兵士兵押着平壤城侥幸不死的高句丽百姓抢收粮食,当日,只抢收了十分之一,程知节将粮食收集起来,派人看管。深夜时分,裴行俨带着三千将士出发,朝着北方疾行。他按照杨侑的吩咐,昼伏夜出,一路上倒也没有被发现。

而此时的渊盖苏文正在逃亡之中,还害怕杨侑酒醒之后反悔,因此走的不是寻常路,略略靠北了一些。通往国内城南北各有一个孔道,南道走麻线沟谷,经由关隘望波岭沿着新开河谷,抵达军事要塞霸王朝山地,此处是南道通往国内城的唯一孔道,不然只有翻山越岭。

而在北道,走通沟谷抵达夹皮沟哨卡,越过老岭沿着清河抵达关马山城,此地易守难攻,主要作用是防备北方的扶余、靺鞨以及契丹等族。

渊盖苏文的打算是,如果隋军追击而来,他就走北方的孔道,总之要不顾一切赶到国内城,只要进入了国内城,将此事告诉父亲,高句丽大军守好国内城的南北孔道,就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只要熬到了冬天,这群孤军深入的恶隋士兵,必然会撤退。那个时候,高句丽还是高句丽,还会称雄于辽东!

渊盖苏文在集市买了两匹好马,一路狂奔,一匹战马倒毙,便换上另一匹,到了集市再买,如此循环三次,他终于抵达了鸭绿水,渡过了鸭绿水,渊盖苏文这才送了一口气,一路上没有遇见隋军,也没有听到任何有关于隋军的消息,证明隋军还在平壤一带逗留,渊盖苏文心想:难道隋军觉得攻下了平壤,就万事大吉,灭掉高句丽了?如果是这样,隋帝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啊!

在这种思想下,渊盖苏文进入了麻线沟谷,用了两个时辰抵达望波岭,在望波岭,渊盖苏文叮嘱了望波岭的守将李敏山,要他加强防备,防止隋军偷山,然后继续前行,一日后抵达霸王朝山地,离国内城不远了。

就在此时,平壤城的粮食已经收割的差不多了,在城中汉人的帮助下,小麦被磨成了面粉,杨侑慷慨地赏赐给了汉人粮食和钱帛,告诉他们,从今以后,平壤便是大隋的治下,是安东都护府的治所,只要汉人团结一致,他日必定能饮马汉水,夺下新罗和百济,杨侑打算彻底灭掉后世的棒子国。

准备好了一切,就在渊盖苏文踏入望波岭的时候,杨侑率领大军也出发了,此时平壤城四周的高句丽人已经投降,杨侑让程知节守卫平壤,拥立高建武的儿子高启监国,震慑其他高句丽人。

程知节知道自己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怠慢,他紧急招揽了一群汉人,有三千人,从而使得隋军在平壤城有八千人,只要小心谨慎,便能守卫平壤城。

就在杨侑率兵北上的时候,江都城,李靖手中捏着一封书信,皱紧了眉头。虽然早就知道王世充绝对不会老实,但没有想到王世充会弄出这样的幺蛾子。李靖沉吟半响,提起笔来,在书信上写了起来,又足足花费了一盏茶的功夫,李靖写好了回信,他等待着纸上的墨迹干枯。

趁着间歇,李靖不自觉看向了东北方,陛下的三万大军并不多,能顺利攻克平壤、攻克国内城,攻克辽东城吗?那个曾经让大隋吃尽苦头的高句丽,将会迎来什么样的结局呢?

就在李靖沉思的时候,杜伏威快步走了进来。杜伏威虽然是吴公,爵位比李靖高了不少,但李靖统领江淮诸君,官职却在他之上,本来一心想要告老还乡的杜伏威既然舍得荣华富贵,这等小事也就不在乎了。

“李将军!”杜伏威进来,说道。

“原来是吴公,请坐!”李靖站起身来相迎,吩咐一名亲兵端来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