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2 / 2)

帝师 来自远方 1645 字 8天前

庶吉士们无热闹可看,陆续返回值房,重拾之前话题,继续争执不休。

头上仍有些红肿的严嵩立在原地,目送杨瓒行远,表情很有些复杂。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同为今科进士,彼此间的差距却已是天地之遥。

杨瓒离开翰林院,心有疑问也不好开口,只能一路沉默,随扶安行至乾清宫。

刚到殿前,杨瓒眉间便是一皱。比起之前,乾清宫的氛围愈发肃然,药味也愈发重。行动间,宫人中官均是小心翼翼,走路都踮着脚尖。

天子旧病难愈,太医院先时开的方子都不顶用。

眼见天子逐日消瘦,水浆不入,每天只能靠丹药撑着,譬如饮鸩止渴,自院判之下都是眉头深锁,心焦如火,却始终想不出好办法。

杨瓒走进殿内,候中官通禀。

等了足有盏茶时间,才见扶安从内殿行出,眼圈似有些红。

“杨编修随咱家来。”转身时,扶安不忘低声叮嘱,“陛下问什么,杨编修照实说。但回话时千万小心,莫要引得陛下动怒。”

“谢公公提点。”

杨瓒知道,扶安未必是想结好自己,但情总是要领。

扶安点点,先行两步,道:“陛下,翰林院编修杨瓒请见。”

龙榻前,宁瑾小心伺候,说话都不敢大声。

见到杨瓒,弘治帝勉强靠坐起身,眉发稀疏,面色青白,整个人瘦得皮包骨头,龙袍空荡荡的披在肩上,已有几分大渐弥留之态。

杨瓒不敢多看,跪地行礼,口称:“臣拜见陛下。”

“起来吧。”

弘治帝虚抬起手,嘴里像含着核桃,说话有些含糊不清。

“谢陛下。”

“可知朕为何召你?”

“回陛下,臣不知。”

“真不知?”

虽然病势尪羸,弘治帝仍是目光锐利,威严仍不减半分。

杨瓒胸中发紧,道:“陛下,臣当真不知。”

“大理寺寺丞为何寻你,涿鹿县的状纸是怎么回事,你总该知道?”

沉默两秒,杨瓒深吸一口气,再次跪倒在地。

“陛下,臣有罪。”

“何罪?”

“臣于斩衰殿试,面君不言,故而有罪。”

“哦。”

弘治帝声音愈发含糊,宁瑾忙碰上温水,小声道:“陛下,您润润喉咙。”

“不必。”

推开茶盏,弘治帝按了按额心,也不避开杨瓒,让宁瑾取来丹药,连服三丸。两息过后,脸颊涌上一抹诡异的潮红,精神略微好了些,说话也清楚许多。

杨瓒依旧跪在地上,头微垂,只当自己什么都没看见。

“明知故犯,当罪加一等。”

见杨瓒直挺挺的跪着,未见惊慌之色,弘治帝微微点头,道:“然朕观你素行端良,操履严明,非是贪图权势荣华之徒,更非杀妻求将之辈。”

“陛下之言,臣不敢当。臣请陛下责罚!”

“不必急着请罪,只向朕明言,此事背后可有隐情?”

“回陛下,臣……”

“起来说话。”

“是。”

杨瓒站起身,梳理杨小举人的记忆,直接道出杨、闫两家宿怨,又将家信及快脚陈述之语禀明。

“陛下,臣自家书察觉蹊跷,逼问快脚方才得知,闫家同县衙主簿沆瀣一气,擅改正役,又向酷吏使银,不过一月,臣族中累死十余人,家家举白,人人麻衣,却是求告无门!”

弘治帝没有出声,许久方道:“既已知晓,为何不禀明朝廷?”

“陛下,出事之时,臣身在京城,手中并未有实据。”

“殿试之时为何不言?”

“陛下取才之日,臣不敢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