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个问题。”商务部长用绕口令一样的句式说,“晶体引擎的关键是传送晶体,传送晶体才是真正的战略资源,我们只要牢牢地把传送晶体掌握在手里不就行了?”
“好主意!”徐世杰马上把这个建议也记了下来。
与会者你一言我一语,又围绕着各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番讨论,在徐世杰进行总结发言之后,进行了一次全体人员参与的不记名投票表决。
最终,表决以微弱优势通过了军方的提案,即日起开始实施增强美、欧军事力量的计划。
会议结束后,外交部门第一个行动起来,开始与美、欧两方联系,结果不出所料,二者都希望得到中方提供的技术,却同时对中方提供的情报表示怀疑。
怀疑就怀疑去吧,等外星人打到他们家门口,他们想不打都不行,只要美、欧两方奋起抵抗,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中方分担压力。
反正徐世杰也没指望美、欧两方能成为日后抗击外星文明的主力军,达到把他们拉下水的目标就好。
几天之后,一号实验室提供了一份新型生物战舰资料。
这份设计资料分成两部分,一半是军方生物战舰的新构思,另一半儿是简化的外贸版本。
新型生物战舰不再以大型宇宙生物为蓝本,而是采用了长度不足三公里的小型宇宙生物为基础,优化了宇宙生物的内部结构,使其中空的内部能够携带一定数量的磁能导弹。
至于军方是否向美欧出售磁能导弹一号实验室的技术人员根本就管不着。
也算是错有错着,军方还真打算出售磁能导弹的理念——注意是理念而非技术。
小型化磁力引擎的技术军方是不会泄露的,只会告诉美、欧两方,加装了超光速引擎的导弹威力不凡。
美、欧两方同样拥有超光速引擎技术,无法将超光速引擎的体积缩减到共和国掌握的程度,了不起直接用大号的磁能导弹就是了。
除此之外,实验室还根据徐世杰的建议为这种宇宙生物设计了附加装甲和外部武器系统,完整版的新型生物战舰长度刚刚超过三公里,勉强达到中型战舰的门槛。
两个方案的武器系统没有任何区别,真正的差异在于生物战舰内部的控制系统。
外贸版的生物战舰内部没有任何控制体系,只是由一号实验室提供了一份机械信号与神经信号的接驳技术范本,美、欧两方可以根据其中的内容自行设计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