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2 / 2)

苏辰的诗作传得整个零陵郡人尽皆知,个个都对这个成阳先生的关门弟子满是赞扬。

可是才没有两日,又有一道声音响起,便是苏秀才那篇赋里头居然暗意着林知县不作为,不如他们这些读书郎自嫌,还颇有一种自命清高的感觉。

于是便有文人墨客又仔细的看了那篇赋,个个都仿然大悟起来,还当真有这么一层暗喻。

这些话传入了林知县的耳中,林志先已经两日不曾睡好觉了,于是召来毕师爷过来商量事情,便说到了这篇赋来。

毕成良自然也是听到了的,这会儿林知县提起,他沉吟了一会,答道:“大人,恐是有心人故意为之,这苏秀才咱们也是熟悉的,一向低调,即便是拜入成阳先生门下,对待咱们还是一样的,怀着一颗恭敬之心。”

“先前大人有意拉拢苏秀才,此人将来必站在朝堂之上,眼下咱们可不能因为外头的传言而影响咱们与苏秀才和成阳先生之间的关系,这些皆是无中生有。”

林知县听后心下略安,但还是有些郁郁不乐,说道:“我马上就将三年任期满,上头正考核我的政绩,就算苏辰没有这意思,可是他这篇赋的暗喻却传得人尽皆知的,恐怕会影响我的政绩来。”

毕师爷也不好劝了,这事儿能不能影响政绩还真不好说,若是遇上有监察御史经过零陵郡,恐怕还当真有影响的。

“所以我说,苏秀才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出这么一篇赋,不管他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皆对我林某不利。”

毕师爷不好如何安慰,只建议道:“大人不如多费一些心思到阮知州身上,若真遇上监察御史,也必会去问阮知州,只要阮知州能给大人多说两句好话,这考核或许也不成问题了。”

说起知州阮清,林知县便有些牙痛,“毕师爷是知道我的,我这人寒门出身,靠的是真本事,与那阮知州不同,他是荫补入仕,在这一点上我做不出这种伏低做小的姿态来。”

正文 第128章林源县特产

“大人,在官场之上,不管是真才实学还是权贵子弟,咱们都得结交,万不能得罪,宁可得罪君子也不能得罪小人,苏辰是君子,咱们若真的得罪了他还有挽留的余地,可阮知州却并不是,一但处不好,咱们在林源县的任期恐怕遥遥无期了。”

毕成良说到了林知县心坎里去了,可是他还是有些愤愤不平,“十年寒窗苦读,到头来打发到这个么一个穷山恶水的林源县,这儿除了人多,便没有一样能拿得出手的特产,也没有一样能宣扬的政务。”

“我在林源县里头呆了三年,日常案务多是鸡毛算皮之小事,今个儿不是张三告李四,明个儿却是王二麻子睡了邻居家的媳妇,合着我一个十年寒窗的状元郎却只能判这种小案子来。”

“大人息怒,这都只是暂时的,新科状元多是放回地方磨练,待时机成熟,必能展翅而翔,回京叙职。”

“回京叙职,我如今一个七品的小官,这种事想都不敢想的。”

林知县郁郁不得志,毕师爷也不知如何再劝了。

但林知县要找林源县特产去亲近阮知州的事却还是起了意,即便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也不得不笑脸相迎。

可林源县当真没有什么特产可言,百姓能吃一口饱饭,不再卖儿卖女就已经万事大吉,哪还有什么特产供他林知县往上头走动的。

直到一日进伯府吃宴,他无意间尝到那菜里头的酱汁与他外头买得林源县最好的酱汁味道都不同时,他双眸一亮,于是等宴席散了,人也走了,他才私下里找到了成阳先生。

与成阳先生一叙的时候,他身边站着他的高徒苏辰,本来便与苏辰相熟,林知县与苏辰打了个招呼,立即得来了成阳先生的好脸色。

“先生,下官倒有一事相问,不知您府上的酱汁出自哪位商人之手,莫不是从千里迢迢的京城里带来的?”

成阳先生摆手,“并不是,是苏辰家的巧媳妇自个儿酿的,觉得味道不错,便给我送了些来,说起来这些酱汁与京城里的不同,带着一丝甜味,味道更加好,恐怕连京城里的人都不曾尝到过这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