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怎么才行?怎么都不行(2 / 2)

将明 知白 1930 字 25天前

李闲让自己在车厢上靠的舒服些,扯了扯薄被盖在腿上:“刚才跟你说起草原上的事,便想问你。为什么你听了之后一点也不心急?”

“先生,因为我心急也没有用处。”

叶怀玺为李闲倒了一杯茶,恭恭敬敬的递过去:“姐姐说过,我留在先生您身边只需学好本领。草原上的事她来办,我相信姐姐,她说要来接我,必然是会来接我的。先生您说过,毫无意义的担心只会乱了自己的心神。”

李闲摇了摇头,却没有说什么。

叶怀玺坐在一边,垂着头继续看兵法。北上以来,他白曰就在李闲的马车里侍候听讲,晚上便会离开回到自己的马车上。自从在长安城李闲将他关在一间很黑的房间里之后,他便渐渐习惯了一个人睡。说起来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毫无疑问,这也是成长。

“如果你回到草原上的时候,草原已经满目疮痍……你会怎么做?”

李闲沉默了一会儿后问道。

“先生说过,治天下,无非养民。”

叶怀玺放下手里的书册,坐直了身子说道:“只要让百姓们都吃饱穿暖,人心思安。就算满目疮痍,只需三五年便能恢复过来。”

“说起来,不外乎仁政。”

他认真的回答道。

“你身份特殊,若有一天被人知道了真相。便是你予百姓实惠,予手下官员宽厚,或许也避免不了一场纷争。你可做好了,那一天到来的准备?”

叶怀玺伸出一只手:“予臣子以宽厚。”

再伸出一只手:“紧握兵权。”

“若真有人不服,那就杀到服为止。”

“你最少要瞒二十年。”

李闲说。

叶怀玺沉默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道:“或许不许要二十年。”

李闲一怔,笑了笑没有说话。他以为叶怀玺只是不懂,却没有察觉叶怀玺话语里的不同意味。

“先生,中原之乱,始于门阀乱政。我请教过不少人,他们都说大隋初立国时候,吏治清明,百姓富足。放眼天下,灭南陈之后的大隋当属第一大国。人皆说大隋将有万年牢固不破之基业,为什么短短几十年便会消亡?吏治之乱,当真无药可救?”

“这是一个规律。”

李闲想了想说道:“任何一个国家只怕都很难跳脱出去的规律,只不过有时候循环的慢一些,有时候循环的快一些。大隋立国之初,不得不说杨坚是个不错的皇帝。吏治好,民风也好。可当乱世结束,百官居安而不思危,只念及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百姓。那么乱必然将再起,若根子都烂了,就算皇帝贤明也没有办法,更何况杨广有时候糊涂的让人难以置信。”

“治国,两条根。”

李闲伸出两根手指说道:“一为民,二为官。”

“当官的最初时候往往都能体恤民情,勤俭为政,国家自然强盛,百姓自然安居。可立国之初的官员老了,退了,再选拔的官员便是他们的后代,这第二批官员,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乱,没有吃过苦,心浮气躁,渐渐的就会迷失在权利之中难以自拔。”

“权,可生利。”

李闲道:“大隋之乱,便是因为那些当官的都只看到自己家族的利益,而看不到国家百姓的利益。百姓们其实对生活的要求极低,官员贪银子他们其实没多少反感,他们反感的是贪了银子还不为民做事。”

“久而久之,民心思变。”

叶怀玺想了很久,明白了李闲的意思之后脸色变了变:“先生的是说,任何一个国家都跳脱不出这个规律?”

李闲摇了摇头:“很难。”

“先生可有办法?”

“没有”

李闲回答的很干脆:“希望在我之后会有人想到跳脱出这个规律的办法吧。”

叶怀玺叹息一声:“第一代官员多勤俭廉明之辈,第二代官员没有吃过苦,所以不知何为苦,看的不够远。那么第三代官员,第四代官员便会更加不堪。久而久之,腐烂不可避免。”

“可否止之以杀?”

她问。

“杀?”

李闲摇了摇头:“杀人杀不掉贪婪之心。”

“那便养?”

叶怀玺说道:“以厚禄养官,使其不必生出贪念。”

“养出来的才是贪念。”

李闲靠在车厢上,缓缓的闭上了眼睛:“这个问题,或许千年之后都不会解决。”

“杀不行,养不行……怎么才行?”

叶怀玺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