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1 / 2)

南北杂货 报纸糊墙 3115 字 21天前

“这便是了。”田边一个闲人笑眯眯说道。

“怎的这般快就轮到晋州这边了?”有人不解道。晋州这里,离石州可是有些距离,难道这中间那一大圈的村子,这时候都已经分到了打谷机?

“哪儿能呢。”那人笑道:“这是罗三郎的弟子吴幼特特从西坡村买来,一早就买好了,总共买了三台,够他们村子里用的。”

“你们不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唐俭这时候也从马车上下来了。

“并非,我们也是从长安城过来,坐的马车,走得比你们快,昨天刚在路上见过你们,现在马车就停在吴大郎他们家院子里。”那人指了指吴家院子的方向,笑着说道。

“原是如此。”唐俭知道吴幼,他每回经过这一段路都要去吴家院子吃一回卤味。

“看来那吴幼现在是赚钱了。”郝建平笑道。

“也非是不要钱给村里人用,听闻他们用一次这个打谷机,还得给吴幼一文钱。”说起这个事,那人觉得还挺有意思。

那吴幼一家现在虽然也挣了一些钱财,但是三台打谷机,就算他师父给他打了折,那也得十来贯钱呢,他不肉疼才怪。

于是吴幼便与村人说,他自己先花钱把打谷机买回来,村人们若是要用,一日给个一文钱便好。

村人虽然节俭,平日里一文钱恨不得掰成两瓣花,但是农忙时节正当丰收的时候,这个一日一文钱的花销,他们还是能舍得出的,有了这个机器以后,他们就能省下来好多时间和力气。

而且那吴大郎在自身经济条件也没有好到什么程度的情况下,能出头为村子里办这么一件事,大伙儿也都挺感激的,用一日才给一文钱,那吴大郎挣钱是别想了,能收回本钱就算不错。

“你们这边可用完了?”

“用完了吧?”

“走走走,赶紧抬走抬走,我家地里的麦子都割完了,就等着这台打谷机呢。”

“莫要这般心急,地里还有一些呢。”

“就那几棵,用手捋捋嘛。”

说话间,两个年轻人用一根扁担,往那台打谷机下面的木架子上一串,抬起来就走了。

地里头那一家人冲他们嚷嚷了几句,倒也没有真生气,哪一年夏收秋收不是累个半死,今年夏收虽然也累,但总归是留了几分余力,身上轻松了,心情也好,剩下边边角角那几棵,用手捋捋就捋捋吧。

第158章 罗大神

就在河东道这边很多农户都在忙着收麦子的时候,在南方某些地方,今年开春播下去的玉米种子,这会儿都已经结出一个个胖乎乎的玉米棒子了。

与罗用这边的粗放种植不同,其他人得了玉米种子的,基本上都是选用最最肥沃的土地,十分细心地将玉米种子一粒一粒播到泥土之中,然后再一天一天细心照料,看着它们一点一点发芽成长,长到小腿高,长到半人高,长到一人高……

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从来没有哪一种粮食的植株能长一人高的,而且看那枝杆又长得那般壮实,叶子也是又宽又绿,一看就跟他们过去种过的粮食很不相同。

果然,天赐的第六谷,就是不同凡响。

等到这些玉米棒子一个个长大了以后,那些人的心情就更加激动了,这么大的穗子,那得结出多少粮食来啊。

各州县官府之中也有专门负责教授他们种植第六谷的吏员,有一些是本地司农吏员,有一些则是直接从长安城派遣出来的,就是为了第六谷的顺利推广种植工作,特别是在玉米授粉的这一段时间,他们那些人几乎日日都在田间地头上奔波。

在众人的细心照料之下成长起来的玉米们,最终果然也没有另他们失望,那一个个大而饱满的玉米棒子,那一粒粒颜色润泽的玉米粒,看着就叫人心中欢喜,这可都是粮食啊!

等到第一批玉米收获以后,那震撼力,就好比是平地一声雷,在这个亩产普遍只有一二担、少有能上三担的年代,玉米这种作物只要土地还能过得去,至少都是三担打底,四五担只能算是寻常,六七担不算稀奇,有一些照料得好的,十担以上也不算罕见。

这样惊人的产量,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实在是很震撼的,他们却不知道,这还只是罗用从山区收回来的老玉米品种,口感比较不错,也可以留种,但是结穗相对还是比较少的,若是换成后世一些高产的品种,亩产只会更高。

在后世,亩产上千斤那都只是寻常,很多作物都可以达到这个产量,但是在眼下这个时候,亩产上千斤,那还只是在神话传说中才会出现的事情,有一些书籍也曾有过这方面的记载,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无从证明其真伪。

而这个玉米,却是真真实实摆在大伙儿眼前的东西,原本只出现在神话传说中或者是书籍之中的事情,这时候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了众人生活之中,一时间很多人都觉如坠梦中。

现如今,听闻在南方许多地方,民众们也都开始拜厕神了,关于当初这个第六谷最早是出现在长安城某公厕的说法,不知怎的最终还是流传了出去,兴许是那些官员拜厕神拜得太勤快了也说不定。

罗用也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接受厕神这个封号,若是接受了,那他现在可谓是香火鼎盛。

香火鼎盛的罗大神,最近这段时间忙得就跟个陀螺一般,自打二娘和彭二走了以后,他们家就忙疯了。

又要看杂货铺又要做腐乳肥皂的,家里还有两个小娃娃,五郎还要上学,罗用和四娘两个人根本的都忙不过来,饭也不做了,他们已经有好些天都是从许家客舍那边叫的饭菜。

这样忙过了一阵子之后,罗用也开始自我反省,又不是不做这几样生意家里头就会有人饿死,他何必搞得自己这般累死累活的呢。

近来水泥作坊那边的生意也不怎么样,他的那些弟子们也有些闲下来了,罗用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豆酱酱油腐乳肥皂这些手艺全都传授出去吧,把这些营生交给他们去做。

刚好罗用的这些徒弟现在也都住到西坡村这里来了,好好发展发展,将来说不定还能弄出来一个产业园。

罗用找他的那些弟子谈话,问他们想不想学这几样手艺,若是想学,那便也与衡玉他们那般,将来无论他们凭借这些手艺挣得了多少钱财,到时候只要分他这个师傅一成便好。

对于罗用的这个提议,徒弟们自然没有任何意见,甚至都还觉得罗用只要一成实在是太少了。

要知道他们现在如果学了罗用的手艺在这里做买卖,不仅直接接手了他从前经营下来的那些老客户,罗用还给他们提供了庇护,正因为他们是罗用的徒弟,将来就算是生意做得红火起来了挣得了许多钱财,也没有人轻易就敢来找麻烦。而且罗用在这一片地方上还很有人气,颇受爱戴,跟在他身边做买卖,所得的好处,又何止是那一成的收入呢。

事情商量下来以后,罗用便把自家院子外头那张破破烂烂的写着南北杂货的纸张给揭了。

然后师徒几人一起,在羊圈前面一点的路边,立起了一个三尺见方的木牌,上边刻着南北杂货四个大字,木牌上边还做了挡雨的檐子,四周还雕刻了一些不算十分精致的花纹,瞅着也是挺像那么一回事的。

对于这些马上就要开始学习他那几样手艺的徒弟,罗用直接就把自家院子里的存货给他们搬过去了。

这些徒弟的房屋原本就在距离羊圈不远处那条水泥路两边,这时候每家每户在沿路的屋子里开出一间店铺来也是刚好,卖酱的卖酱,卖腐乳的卖腐乳。

每一种买卖也不一定就只能开一家店,按罗用的意思,他的这些弟子里头,谁人想学都可以学,最后谁能真正做出模样来,那就要看个人本事了。

就跟他们当初学做羊毛毡垫子的时候一样,有些人到现在都没学会,有些人的手艺现在却已经比罗用强出许多了。

刚开始这段时间,罗用还是比较忙,待他的那些徒弟慢慢上手了以后,他这边就开始闲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