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2)

武夫当国 闽南愚客 3764 字 1个月前

第35章,群策群力

林伯深休息了两日,脸色总算有了几分气血之色,只是整个人精神状况仍然不好,显然还在为上次起义的事情心中纠结难平。

袁肃对林伯深说了一些安慰的话,又把昨天发生的事情简述了一遍,还说眼下七十九标急缺人手,希望对方能够快点康复,也好协助处理一些军务。

听完袁肃的话之后,林伯深忽然叹了一口气,用一种颓然不振的语气说道:“梓镜,我这两天一直在想一件事,或许等我伤势好转一些后,我应该离开这里。”

袁肃不禁皱起了眉头,问道:“离开这里?你打算去哪里?”

林伯深惘然的说道:“回上海。”

袁肃原本还想追问“为什么”,可显然这个问题是多此一举。他知道林伯深心中的阴影不仅无法消散,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凝重。一番思索之后,这次轮到他沉重的叹了一口气,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虽然我很想说‘逃避不是办法’,可又觉得你的选择未必是一种逃避。这次的事情对你的影响实在太深,你若打算回去好好整理一下思绪,我能理解。不过你我好歹相识一场,只怕这一别日后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相见。”

林伯深脸上闪过一丝忧虑,他深沉的说道:“梓镜,其实我一直都认为你一个高瞻远瞩的人,如果之前我能把你的话听进去,或许事情就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你是我的朋友,不管日后还能不能相见,我是不会忘记这一点的。”

袁肃笑着说道:“有你这句话就够了。既然如此,我也不再多劝,你什么时候决定下来,我帮你安排火车票。”

林伯深感慨万千的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随后,袁肃与老军医一起,帮林伯深从医疗帐篷搬出来,送到一间闲置的军官宿舍里安顿下来。他帮忙收拾了一下宿舍,又陪林伯深说了一会儿话,看到天色差不多快到正午时,这才告辞离去。

他去了一趟北边营区,打算与张建功见一面,谈一谈关于约见知州王磷同的事情,哪里知道张建功直到现在还没有睡醒。无奈之下,他只好找到一名第三营的传令兵,吩咐其立刻去一趟州府衙门,提前通报一声自己下午会去拜访知州大人。

传令兵只当是与追捕盗贼的事情有关,于是不敢不从,即便标部大院里已经没有战马,他也即刻跑步前往州府衙门。

吃过午饭,稍事休息,袁肃随即带着早上刚刚整理过的笔录文件,动身前往州府衙门。

出了标部大院,来到滦州火车站出站口小广场,尽管前不久滦州刚刚经历一场动乱,最近几日也是动荡不安,可为了生计城内的老百姓们依然要尽快恢复作业。小广场上来来往往有不少人,各自忙着各自的活计。袁肃在路边叫了一辆黄包车,说了州府衙门的地址,就这样晃晃荡荡的向北而去。

到了州府衙门,袁肃没有让黄包车停在正门,而是绕到后面的居院大门。

付了车资,他踩着台阶来到大门前,朱红的大门是敞开着的,尽管从外面看上去门檐高大宽阔,但总感觉仍然比不上安山镇张举人府邸气派阔绰。

大门口有几个门房正聚在一起闲聊,看到穿着一身新军军官服装的袁肃走来,连忙一个个收拾脸色,换上一副恭恭敬敬的正经态度。其中一名衣着光鲜的门房迎上前来,客客气气的问道:“敢问阁下是袁参谋大人?”

袁肃微微颔首,平静的答道:“正是袁某,早上已经与你家王大人约过,王大人现在可有闲暇功夫一晤?”

那门房连忙说道:“大人说笑了,午时我家老爷已经特意吩咐过,若袁大人您到了,就直接请大人进府相见。请袁大人随小的先到厅上稍坐。”

袁肃不再多说什么,示意对方在前面带头。

过了大门的门廊,很快便来到前厅。那门房请袁肃随意落座,又吩咐仆从备茶,然后自己先行去向王磷同通报去了。

茶水刚刚端上来,袁肃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就听见大厅偏门处传来脚步声,随后一位身穿锦缎夹袄的中年人步态沉稳的走了进来。他在看到坐在厅堂上的袁肃后,立刻先声问好道:“让袁大人久等了,初次见面,老夫王磷同有礼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拱手行了一礼。

袁肃将刚拿在手里的茶杯又放了下去,随即起身还礼道:“王大人有礼,冒昧造访,还请不要见怪才是。”

王磷同呵呵笑了一阵,又伸手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招呼的说道:“袁大人见外了,来来来,快请坐。”

双方分宾主落座下来,王磷同又吩咐仆从端上一些点心配茶。

袁肃抬手推辞的说道:“王大人无须客气,袁某今日前来是为军中公务,鉴于滦州这段时间发生的种种事故,袁某也不得不开门见山有事说事了。”

王磷同是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前后在官场跌打滚爬了十多年,好不容易才升到知州这个位置,因此在任上做事分外小心。这段时间滦州经历了一连串的波折,他心中早已是惶惶不可终日,再没有谁能比自己更前往快些处理目前困扰的难题,这也为什么在听说袁肃要来拜访后,自己会如此重视的原因。

昨天他派往安山镇慰问张举人的听差,回来时将袁肃的话原原本本做了转告。前不久他从盘踞在城内的巡防营官兵口中听说过关于袁肃的身份背景,因此对于这位“小袁大人”格外重视,在听完听差带回来的话之后,同样也感觉到这位“小袁大人”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当即,他忙不迭的说道:“袁大人大公无私,老夫万分佩服。那么,袁大人今日大驾光临,理应是为了今日发生在滦州进内的盗劫案吧?”

袁肃点了点头,随后换上一副凝重的语气说道:“正是为了这件事。如今我们七十九标虽然已经掌握了一些线索,但就目前而言,我们怀疑流窜在滦州进内的贼寇不止一支,而且都装备有军用武器,只怕一时间难以尽数剿灭。”

王磷同叹了一口气,犹豫片刻,最终还是硬着头皮问道:“袁大人,老夫听说这些在境内犯案的贼子,都是贵部七十九标的逃兵,不知可有此时?”

袁肃嘴角露出了一丝怪异的笑容,他不慌不忙的说道:“王大人,之前石门镇遭劫的大户上您这里来报案时,不是已经都说过了,他们看到贼子身穿的正是新军军服。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多此一问?”

王磷同怔了怔,他之所以明知故问,无非是要给袁肃和七十九标留一些情面,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不领情。不过他也不好发火,不置可否的笑了一阵,说道:“哦,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但毕竟只是听报案的苦主口说,老夫也不敢确定是否有此事。”

袁肃不动声色的说道:“袁某也不妨对王大人直说,就目前我们搜集到的证据显示,石门镇和安山镇犯案的贼人十之八九是我们七十九标的逃兵。前几天滦州发生的动乱王大人是知道的,就是在这场动乱期间有不少士兵潜逃。尽管这段时间我们标部连发通告,希望能召回这些逃兵,不过成效不大。”

王磷同凝重的说道:“如此说来,这还真是一个难题啊。”

袁肃轻描淡写的笑了笑,说道:“今日袁某来此,自然不是要把难题推给王大人。毕竟是我们七十九标的事,我们自然要做一个交代。但是诚实的说,我们七十九标刚刚经历一番大变动,眼下军中尚待重整,因此在维护滦州治安问题方面,还需要群策群力。”

王磷同不禁有些不痛快,心中暗忖:连你们新军都办不妥,我滦州州府这边无兵无将,难不成要将那些衙役征用去?他面露难色,说道:“依袁大人的意思,我等该如何群策群力?”

第36章,趁势而为

袁肃毫不犹豫的说道:“今日早上我们七十九标刚刚开会研究过,如今大户人家多多少少都有护院、帮工之类的青壮,若是能动员滦州各地的大姓大户组成统一的民防力量,与我们官军配合协作,共同联防,相信单单声势就能让贼子闻风丧胆。”

王磷同拧着眉头沉思了好一阵,缓缓的开口说道:“共同联防?这似乎……并非老夫不赞同,就说安山镇的张举人,府内上上下下百余号人、十几枝枪,到头来还是难以击退贼人。所谓大姓大户的护院、保镖,多数只是平日充充门面的而已。”

袁肃说道:“王大人,此事是我们七十九标郑重考虑后决定的方案,事实上不管这些大户人家的护院、保镖实力如何,只要我们军民合作的旗号打出去了,那就足以震慑所有贼寇。若不然,仅仅依靠我们七十九标独力应付,不仅无法在短期内取得成效,而且终归只能治标不治本。要想长治久安,势必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是。”

“长治久安”这个词立刻引起了王磷同的兴趣,若真能达成这样的效果,对滦州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对自己来说同样是一份不可多得政绩。再者,他仔细思索了一下,反正这件事又不动用州府的人力物力,对自己并无任何不利之处,何乐而不为?

于是,他彷佛突然开窍似的连连点了点头,感慨万千的说道:“听袁大人这么一说,老夫心中就畅然多了,此事利国利民,当真是值得一试。只不过……”说到最后一句,他脸色立刻又转变成为难。

袁肃正色的问道:“王大人还有什么疑虑?”

王磷同苦闷的叹了一口气,说道:“既然袁大人愿意开诚布公的说话,老夫也无意拐弯抹角。滦州虽然不是什么大地方,但这里毕竟是直隶近畿,那些大户大姓多多少少是有一些背景的。袁大人应该知道,有些人家飞扬跋扈惯了,彼此之间又或有隔阂,到时候未必会给咱们面子,就只怕招呼起来不容易呀。”